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07-13 14: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计划的主要特点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计划的主要特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建议:
a. 引言:简要介绍计划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出计划的主要特点。
b. 主体部分:分别阐述计划的主要特点,如明确性、可行性、灵活性、连续性等。
c.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具体阐述每个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d. 总结:总结全文,强调计划的主要特点对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在论述计划的主要特点时,要确保内容充实,有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定义计划:首先对计划进行定义,明确计划的概念。
b. 阐述特点:详细阐述计划的主要特点,如明确性、可行性、灵活性、连续性等。
c.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计划的特点。
d. 分析影响:分析计划的主要特点对个人和团队的影响,如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增强执行力等。
4.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 逻辑清晰:论述过程中,要保持逻辑清晰,使读者易于理解。
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
中国式的五年规划(计划),充满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具有一系列重要特点。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所有五年规划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并由党的中央全会甚至党代会通过有关建议。“一五”计划是由中央主持拟定的,其草案由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周恩来所作关于“二五”计划建议的报告,是由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的。改革开放以来,都是由中央负责制定关于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全会审议通过后,再由国务院按建议要求完成规划编制,这已成为基本的规范。
第二,坚持依法治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的职权之一,是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都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中央提出建议后,由国务院负责完成编制,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批准实施。每一届全国人大,都要审议一次五年规划。每一年的全国人大会议,还要以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方式,审议五年规划每一年的进展和年度安排。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有规划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最初的任务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现在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包含着大量民生指标、民生工程、民生举措。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是通过一个个五年规划得以提升的。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二五”计划曾经因冒进和浮夸而未能执行。其他五年规划(计划),基本上都是实事求是制定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规划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精确的计算,客观估量5年中应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有半点虚假和夸大。如有形势变化,规划的某些内容还要及时调整。具体到每个项目和工程,都要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并加以实施。
第五,坚持整体谋划。所有的五年规划都是着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制定的,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基础性。必须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统筹平衡各地区、各领域、各方面的关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在动态中实现综合平衡。规划中的很多内容,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必须总揽全局、精心谋划,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第六,坚持改革创新。五年规划(计划)本身是从苏联学来的,但又糅合了中国的国情和治国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规划(计划)不断改革。“六五”计划第一次将“国民经济计划”改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随后逐步将计划区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改革开放的所有重大措施都会在五年规划(计划)中体现出来,并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第七,坚持长短结合。在中国的规划体系中,主体是5年,但很多五年规划还延伸到10年或15年的远景规划目标。如“十四五”规划同时伴有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更长远的战略甚至贯通30年、50年、70年、100年。具体执行中,每一年都有年度计划。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必须把长远目标、阶段任务统一于一个整体中。
第八,坚持扎实推进。所有的规划一旦批准,就必须坚决执行。很多内容都要落实到各部门、各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党中央和国务院会制定所有任务的分解方案,有的制定相应政策,有的制定实施方案,有的落实工程项目,有的采取必要措施。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进行期中检查,计划期满后进行必要的总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李忠杰
高考志愿填报有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在高考结束之后填报志愿,不需要向高校申请;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在高考前向所报高校申请。
小编主要讲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优点、缺点、报考条件:
一、地方专项计划的含义
地方高校(即本省的高校)面向本省农村户籍考生定向招生。
突出了三个特点:
1.招生院校是本省高校。
2.报考学生是本省农村户籍考生。
二、地方专项计划适用范围
并不是山西省农村户籍的考生都能报考地方专项计划,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是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的考生,只有下图县区的考生才能报考。
三、把方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见下图:
强调两点:
1.考生是农村户籍。
2.考生在户籍所在地读高中。
四、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主要是录取分数比同一普通本科批次低。
2024年太原理工大学地方专项计划和普通批次录取分数对比表:
由表可知:
地方专项计划降分辐度很大,有的降40—50分,这对农村考生来说,确实是捡漏的机会。
2.缺点
总之地方专项计划是国家对贫困地区考生的特殊关爱和照顾,用好这一特殊身份,就能低分上优质大学。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