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写作《营销活动方案范文》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3 10:57

写作《营销活动方案范文》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营销活动方案范文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营销策划能力,还是为了提供一个实际可操作的营销方案。明确目标有助于后续内容的展开。
2. 突出主题:在作文中,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主题可以是某个特定产品、品牌或市场。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营销活动方案范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引言、市场分析、目标定位、活动策划、效果评估、总结。
4. 数据支持:在论述过程中,要尽量运用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数据来源可以是市场调研、行业报告等,以增强说服力。
5. 可操作性:营销活动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具体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人员、预算等。
6. 创新性:在策划营销活动时,要注重创新,提出新颖的活动形式和创意,以吸引消费者关注。
7. 针对性:针对目标市场,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设计出符合他们喜好的营销活动。
8. 风险控制:在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9. 情感共鸣:在策划营销活动时,要注重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产生共鸣,提高品牌好感度。
10

如何做一场转化效率高的营销活动

编辑导语:电商平台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内容平台,聚集了相当多的活跃用户,自然也成为了所有2C品牌的重要销售渠道。那么,如何做一场能落地、带来实际转化的营销活动呢?本文作者用AIPL模型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分享这段时间在品牌从0-1打造过程中,逐渐理解的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品牌营销人必须拥抱电商?
  2. 如何做能落地、带来实际转化的Digital Campaign?

01 为什么品牌营销人必须拥抱电商

先说结论,为什么品牌营销人必须拥抱电商:

1)平台用户量决定的

电商已经成为所有2C品牌重要的销售渠道,且电商平台(天猫淘宝)已经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内容平台,月活跃用于超过7亿,用户聚集的地方就是营销发力的地方,这和在微博、公众号、小红书上做营销是一个道理。

2)品效销合一的前提

品效合一是所有营销人关注的重点,就我的经验,如果所有的推广能打通电商这一环,是可以实现品效合一的。

我们以站内站外一个销售闭环来看,绝大部分广告公司做的传播方案都是站外引流,做的是“品”,而如果要实现最后的“效”和“销”,营销人就必须走完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了解电商的流量逻辑,让所有的Digital Campaign 活动最终在电商落地。

3)电商是MKT活动的考场

品牌策略、内容创意、传播话题、曝光,最终效果如何,电商数据上见真章。如果你会看生意参谋后台,就懂。

02 如何做能落地、带来实际转化的Digital Campaign

OK,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很多人(特别是广告人)做的营销方案难以落地?

首先我们看看大部分人做Digital Campaing 的都会用的两种思维模型:

(图1)

(图2)

大部分广告人开始做一个Campaing之前内部基本都会遵从图1这个工作流程,在写营销方案时底层逻辑会遵从图2。

做过MKT都了解AISAS模型,我看过的几乎所有乙方做的营销方案,无一不是以这个模型为基础设计传播路径:前期必有预热制造话题、中期要引爆话题、后期二次传播,环环相扣、逻辑完美自洽。

但稍微有流量思维和生活常识的人就会明白,用户每多走一步,留存和转化就会打折一次;购买路径变长一定会影响最终转化,在手机支付如此便利的当下,绝大部分购买行为的产生基本不会走完整个传播路径。

乙方擅长从big idea 出发,进行内容创意、话题制造和品牌产品曝光;但甲方更想要的,用户在手机上看到广告后能立马点击进入电商平台收藏加购下单。

这个时候,在做类似方案时应该跳出内容思维,而以AIPL消费者思维去做推广。

先普及一个阿里提出的品牌人群资产量化运营模型AIPL:

  • Aware(认知):包含被品牌或商品在阿里生态内任何渠道的信息所触及的消费者人数
  • Interest(兴趣):包含对品牌或商品表达过兴趣的消费者人数,如发生过有品牌倾向搜索、淘宝互动或领取试用装等
  • Purchase(购买):包含购买品牌商品的所有消费者人数减去忠诚消费者人数
  • Loyalty(忠诚):包含对商品有过正向的评论或产生复购行为的消费者人数

当下营销趋势已经从流量运营思维向用户运营转变,这意味着区分消费人群、了解消费者需求成为实现销售闭环的核心基础。

这是一个简化版的站内外流量路径图,在做推广方案时,如何运用这个图,做出品效合一的活动?

把握两点:

1)了解站内外一体化的流量链路逻辑

电商运营看重数据和结果导向,需要所有的流量都可以被追踪和监控,所有的流量最终都必须达到某种结果(这个结果不一定是最终的销售,而是销售路径上的某一环)。

所以你必须知道,站外推广的流量是如何进入站内、如何影响不同消费者在站内的行为。例如,你是希望消费者在微博看到某条广告后,直接点击广告跳转淘宝下单,还是打开淘宝搜索产品名?而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又会分别对站内店铺流量和权重产生不同的影响。

可以看图,站外推广产生的流量,可以影响品牌认知人群(Aware)、品牌兴趣人群(Interest)、品牌购买人群(Purchase)。

根据许多品牌的真实数据来看,相较于认知 A 转购买 P 的转化率,兴趣 I 到购买 P 的转化率往往是前者的数倍,甚至百倍。

从数据来看,品牌获取60个 A 人群和获取1个 I 人群的效率是一致的。因此,品牌需要拉的新客,是培养高潜力的消费者转为兴趣客,而非只是用广告触达更多的人(所以为什么很多广告费被浪费掉,很多原因是活动定位的人群不够精准)。

所以你在做推广活动前,如果清楚地知道应该主打哪类人群、如何和站内流量打法配合、制定针对性的渠道和内容策略,做出来的方案,是不是更具可执行性。

所以关键问题是,在推广前应该了解主要影响人群。

2)学会用数据银行分析:品牌当前的“A-I-P-L“人群的问题

直接通过生意参谋数据银行,以过去同量级活动的流量链路和人群购买行为数据为参考,可以分析出“A-I-P-L“四类人群存在的问题。

例如,如果是品牌认知人群(Aware)太少,站内可投硬广、达人种草,同时配合外部线上精准曝光拉新;如果是品牌兴趣人群(Interest)、品牌购买人群(Purchase)太少,说明转化率太低,那你需要分析影响转化的几大因素例如买家秀、用户评论、产品促销是否有可以提升,例如是否可以通过打折促销或者是产品连带销售、明星代言等方式激活这部分人群。

所以,在推广前,当你通过分析知道“A-I-P-L“人群存在问题,就可以指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货品、媒介和内容策略,实现人群的精准打击和收割。

本文由 @冰瑞Bru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10个营销思路,助你写出有吸引力的营销方案

营销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走心,把话说到人的心坎里,顾客自然有了购买欲望。

今天,我们主要从价格方面入手,利用顾客们的贪婪,解读如何写出给人印象深刻的活动策划。10个基本套路了解下。

思路一:

错觉折价——给顾客不一样的感觉

例:“花100元买130元商品”错觉折价等同“打七折”但却告诉顾客我的是优惠不是“折扣货品”,而且价格表明对于销售更有“冲击力”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

思路二:

一刻千金——让顾客蜂拥而至

例:现在点击“10分钟内所有货品1折”,用户抢购的是有限的,而且时间你说了算,只要不做得太过,这个以流量为王的年代,客流能带来无限的商机。

思路三:

超值一元——舍小取大的促销策略

例:“几款价值10元以上的货品以超值一元的活动参加促销”,虽然这几款货品看起来是亏本的,但吸引的顾客却可以以连带销售方式来销售,这招特别适合新店,在网上购物的人如果选中一家店,而且服务好价格不错,回头率是相当高的,这也为提高知名度增加流量带来双方面的好处。

思路四: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

例:10元改成9.9元,这是普遍的促销方案。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

思路五:

阶梯价格——让顾客自动着急

例:“销售初期1-5天全价销售,5-10天降价25%,10-15天降价50%,15-20天降价75%”这个自动降价促销方案是由美国爱德华法宁的商人发明。表面上看似“冒险”的方案,但因为抓住了顾客的心里,对于店铺来说,顾客是无限的,选择性也是很大的,这个顾客不来,那个顾客就会来。

但对于顾客来说,选择性是唯一的,竞争是无限的。自己不去,别人还会去,因此,最后投降的肯定就是顾客。最近“易讯”促销的“签到”降价购机,就是采用这种心理。

思路六:

降价加打折——给顾客双重实惠

例:“所有光顾本店购买商品的顾客满100元可减10元,并且还可以享受八折优惠”先降价再打折。100元若打6折,损失利润40元;但满100减10元再打8折,损失28元。但力度上双重的实惠会诱使更多的顾客销售。

思路七:

百分之百中奖——把折扣换成奖品

例:将折扣换成了奖品,且百分之百中奖只不过是新瓶装老酒,迎合了老百姓的心里中彩头,而且实实在在的实惠让老百姓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双管齐攻收销匪浅。

思路八:

“摇钱树“——摇出来的实惠

例:圣诞节购物满38元即可享受“摇树”的机会,每次摇树掉下一个号码牌,每个号码牌都有相应的礼物。让客户感到快乐,顾客才会愿意光顾此店,才会给店铺带来创收的机会。

这种方法不仅仅电商用了,现在百度、360等等通过积分抽奖,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心理战略。

“摇钱树“——摇出来的实惠

思路九:

来者有礼——看看也能得礼品

例:此方案涉及的顾客多,且没有门槛要求,所以是最为广泛应用的。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增加流量以及促进销售。

思路十:

退款促销——用时间积累出来的实惠

例:“购物50元基础上,顾客只要将前1年之内的购物小票、支付记录截图等有效购物凭证,拍照发送直接客服确认,微博分享,就可以按照促销比例兑换现金。

1年一退的,抵用现金比例100%;0.9年一退的,抵用现金比例是75%;0.8年一退的,抵用现金比例是50%……”。此方案赚的人气、时间、落差。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为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