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3招搞定《中队活动计划表》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3 09:42

3招搞定《中队活动计划表》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队活动计划表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明确: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作文内容,如“中队活动计划表”。
2. 内容完整:作文应包含活动背景、目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活动流程、预期效果等要素。
3. 结构清晰:作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织,如引言、主体、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活动计划;结尾部分总结活动预期效果。
4. 语言规范: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 逻辑严密:作文中的各个部分应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活动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6. 人员安排合理:在活动计划表中,应明确指出参与活动的中队成员及其职责。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
7. 时间安排合理:活动计划表中的时间安排应合理,充分考虑活动所需时间以及成员的时间安排。确保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8. 地点选择合适:根据活动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活动地点。地点应具备以下条件:安全、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9. 活动流程详细:详细描述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开始、进行、结束等环节。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10. 预期效果明确:

学思践悟谱新篇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在行动!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连日来,驻守在春城西郊的机动某支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精细筹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引导官兵认识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确保党的声音传到一线,党的决策落到基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我们要牢记嘱托,严格实战化训练标准,保持随时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准备。”该支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印发学习资料,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组织领导干部领学,开展战位宣讲,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在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筹划准备中,该支队依托营区“铁拳之声”军营广播、电子灯箱、橱窗、宣传栏等载体,实时动态更新党的二十大理论知识,并开展党的二十大常识理论会操、黑板报展评,用好支队图书阅览室开展深化讨论交流借鉴,引导官兵深刻理解党在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自觉把“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中去把握理解,立志通过个人在军营的奋斗实践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在支队某大队组织的“学报告 悟思想 见行动”分享交流会上,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战士和菊武动情地讲述这些年家乡的发展变化。“我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生活压力大,以前根本不敢想能够走出大山见世面,这些年国家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让家乡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有幸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这是我最自豪的事。”与此同时,多场讨论交流活动在该支队各基层单位同步展开,思想理论骨干将中央媒体整理发布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汇总”“学习手账”等推送到官兵微信终端,引导官兵用间隙时间,加强点滴积累,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学习效果。


“习主席在报告中指出要‘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这也为我们吹响了加强练兵备战的冲锋号。”支队某中队指导员王军在支部组织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交流中说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我们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学好用好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扛起肩上的职责与使命。


下一步,该支队还将持续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最新理论成果,坚守传统阵地、用好创新手段,结合部队职能使命和年轻官兵思想特点持续加强教育引导,始终坚持统住官兵思想跟党走、紧盯强军目标搞建设、坚定正确方向齐发力,推动练兵备战事业再上新台阶。


猜您喜欢




策 划:余仕勇
监 制:董兆昕
主 编:杨 玺
编 辑:曾玉峰 刘正纲 罗志成 李晨浩
作 者:刘 强 彭鹏程 郑祥权
来 源:本号原创
期 刊:1926期
投稿邮箱:ynwjxmt@126.com

黄土地上守护初心如磐——记武警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

10月17日,南泥湾腹地。毕业于北京农林大学的张玉麟下队到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一中队当排长已两月有余。23岁的他与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在军营后边的田地里收获蔬菜。

38年前,同样23岁的张卫华在这片土地驻守、训练、耕种,还入了党。今年10月,他和20余名老战友重返连队,回望初心。

红色基因在坚守中传承。这支驻扎在南泥湾的队伍,建队70多年来,一边执勤训练,一边劳作建设,在艰苦和坚守中续写光荣。正如张卫华对张玉麟和官兵们所说的,“拿起锄头,我们是耕耘者;拿起枪,我们是守护人。一代代士兵,在这里砥砺初心,镌刻忠诚。”

接过先辈的枪,传承就是不断坚定信念并主动将之传递

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每当新兵下连,中队就会组织大家学习队史:这里曾是359旅革命先辈们奋斗过的地方。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日军的经济封锁,359旅在南泥湾开展了举世闻名的大生产运动。在缺衣少粮和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官兵们垦荒种田,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时至今日,一中队一直保留着种菜养殖的传统,战士们每周都会下地从事生产劳动。每年年初,一中队都会带着上一年年底来的新兵下地劳作,随着春种、秋收、冬藏,新兵在土地上磨砺,也和庄稼一起成熟。“仿佛我们种的不是菜地,而是耕植着每一名新兵的精神和信念。”指导员李亚凯说。

上等兵王先举怀揣一腔热血加入军营。从小看军旅剧长大的他认为,当兵就应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而环顾围绕四周的大山、人烟稀少的村落,强烈的落差让他总觉得“有股劲使不出来”。

在一次下地干活中,看到王先举懒懒散散地翻地,老兵杨晟让他在一边休息,看大家怎么干活。王先举这才注意到,每个老兵都劲头十足,争先恐后,仿佛这个枯燥的活儿有极大的魅力。王先举还发现,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劳作,老兵们的手都被冻裂了。

“你不是想当个好兵吗?”杨晟说,“对我们一中队的战士来说,哨位、训练场、农田都是战场,完成好任务就是打了胜仗。”

王先举被触动了,但他仍然不明白,小山沟能有什么大作为?

杨晟带他看中队的农田、鱼塘,告诉他,这些都是曾经的老兵们一点一点开发出来的,从一锹一锹平地,到开采水渠排水,每一点环境的改变,都凝结着老兵们的勤劳和智慧。“我们说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随便喊喊口号,而是要身在苦中不言苦,在苦中有作为。”杨晟说。

事实上,作为“老兵”的杨晟,也是个“95后”。他做过销售、做过流浪歌手,最初来到一中队时,也觉得枯燥无聊过,但他最终在不断融入集体中找到了意义,并自愿成为优良传统的传承者。艰苦奋斗、扎根奉献也在这精神的传帮带中,成为一样的每一名官兵的信念。

王先举逐渐爱上了这里。上完大二参军的他已经决定,留在这里,当一名好兵。

使命不分大小,忠诚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坚决完成任务

2016年2月,一中队附近农田突发大火,而山下不远处正是大型化工厂和采气站,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控制火势,应急班几名战士脸上蒙着毛巾、手里拿着灭火器,冲到最前边。应急班班长袁建亭记得,当时风很大,火苗窜起十几米高,战士们的眉毛、头发都被燎到了,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站在火里,与火苗形成对峙状态,阻止了“敌人”的继续前进。

一中队近年来多次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不论是山洪肆虐、还是烈火冲天,关键时刻,官兵们总能冲在一线,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任何任务。

而作为一中队应急班原班长的龙宜涛,也是“尖刀中的刀尖儿”。他自身业务素质过硬,在担任班长的7年间,多次参加比武获得优异成绩,所带战士20余人成为班长骨干、训练尖子;中队担负着监狱的看押任务,在原来的野外劳作看押任务全部改为监墙固定执勤模式后,他翻阅相关书籍、学习战法战例,制定了在防逃、制逃、处突过程中切合实战的训练科目。

2015年,担任16年种植员的赵东面临退伍,中队急需一名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的种植员。中队党支部决定任命龙宜涛为种植员。

把一名“战斗尖刀”分配到后勤岗位上,许多人都十分不解。

但党员大会上,龙宜涛态度坚决: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党叫干啥就干啥,保证完成任务!

担任种植员后没过多久,中队的庄稼却生病了。有人劝他返回中队当班长,说他干不了这活。谁知龙宜涛却当众立下“军令状”:庄稼种不好,我自愿接受处分!

操课之余,龙宜涛都扎在农田里观察庄稼生长的情况,有时一待就是一天,了解每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成熟时间,按时给农作物施肥浇水灭虫除草。没多久,中队农副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听党指挥的意识有多强,执行的力度就有多大。” 对龙宜涛和一中队的战士们来说,革命军人,既能敢于舍身忘死,又要甘于坚守平凡——一切服从于党和人民的需要。

以行动践初心,担当就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实干好

中队大院一角的长亭里,挂着各种形状的小木牌,是官兵们利用废弃木料制作的,木牌上边,刻印着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摘抄和心得。其中一位可爱的士兵写道:“我是一名炊事员,学习习主席讲话,我决心提高厨艺,让大家吃好。”

朴素单纯的话语,却是一中队官兵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神的体现。

四级警士长白亚龙是中队的军械员。接触工作后,他才发现单是各种武器参数就让他头疼不已。于是他给自己定下学习计划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从枪械发展史到配发武器装备的基本构造原理开始一点点地学、一页页地啃,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通过半年的学习训练,他也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问不倒”。

三班班长胡堂松兼职中队维修员、网络维护员。一开始,他对维修知识一窍不通,但他没事就爱钻研,还经常去跟目标单位姚家坡监狱的电工讨教,现在的他,已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电工,修热水器、电视机、电脑,没有能难住他的。中队官兵都说,在这个驻地偏远的中队里,有个优秀的维修工太方便了。

在中队,还有苦心钻研怎样提高战士军事素质的班长、为大家美化环境的“小木匠”、想方设法种好菜、养好猪的种植员、饲养员……官兵们说,把小事做细干好,就是对担当使命的最好诠释。

贺树友和殷兆立是南泥湾的两位贫困群众。每年,李亚凯都会带着战士们去拜访两位老人,告诉他们:“这是两位爷爷的家,也是你们的家。”官兵们每到休息,就会去“家里”打扫卫生、帮做体力活儿,蔬菜瓜果成熟了第一时间送给乡亲们品尝。殷兆立连家门钥匙都给了官兵们。

贺树友一直靠放羊维持收入。2014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驻地政府开展了封山禁牧行动。得知消息后,一中队的官兵们很心急,经过商量,大家帮贺大爷买了100多只鸡苗,还指派饲养员战士传授养殖技术。去年,贺树友饲养的100多只鸡顺利出笼,纯利润8000多元。“你们都是好战士啊!”每次见面,贺树友都竖起大拇指。

参加义务植树,春季帮忙耕地施肥、秋季帮忙收割庄稼,定期看望烈士遗属……官兵们说,把有关人民的事情做实,就是对初心的最好坚守。

连续25年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原中队长宋彪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近年来,武警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众多荣誉纷至沓来,而一中队初心弥坚:沿着先辈足迹,耕耘红色土地,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通讯员张航智)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为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