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07-13 09: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学校作业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观点: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对学校作业的看法。是认为作业有助于学习,还是认为作业过多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学校作业,提出自己的观点;正文部分围绕观点展开论述,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3. 论证充分:在正文部分,要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如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
b. 作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如增加学习压力、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等。
c. 作业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如作业量过大、难度不适宜、缺乏个性化等。
4. 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可以讲述自己或身边同学因作业过多而导致的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问题。
5.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准确、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时,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6. 遵循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文的字数和内容。一般来说,观后感作文的字
当前,减轻作业负担已经从“压总量、控时间”的初期阶段,进入“调结构、提质量”的深化阶段。“智慧作业”作为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作业设计与管理,实现作业育人目标的一种新的作业实践形式,有助于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是实现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建好用好智慧作业呢?
智慧作业建设要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
智慧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数字校园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智慧作业在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与学校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顶层整合,实现彼此之间数据、资源和功能的互通、使用习惯的一致以及功能设计的细化。
智慧作业要注意与现有信息化系统之间教学数据和资源的互通。这种互通一方面使教学活动和作业活动可以连贯开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被更为完整地记录。
智慧作业系统设计和使用要与教师、学生日常的工具使用习惯相一致,尽量降低智慧作业在技术使用上的学习成本,做到智慧作业的“即插即用”。
智慧作业与以往的系统最为关键的区别是在作业功能上的细化。为使智慧作业可以支持“双减”背景下个性化、多样化的高质量作业要求,需要延展现有信息化教学系统中与智慧作业相关的功能,全面细致挖掘教师和学生在作业设计、收发、指导、评价和反馈过程所需要的使用需求,丰富和优化相关的功能和流程,使智慧作业系统能用、好用。
智慧作业要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设计作业和管理作业的主体。要让智慧作业充分赋能教师的作业设计与作业管理,就要明确教师的主体性和智慧作业的工具性,特别要避免给教师增加新的负担。
尊重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创造力。高质量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设计。虽然智慧作业提供的组卷、出题等功能“多快好省”,但作业设计绝不是在已有的题目中进行简单筛选和组合,需要教师在已有资源上进行“再创造”。在实施智慧作业时不能让教师过分依赖资源库,也不能让教师选择已有的题目进行“一键组卷”,而是要注重教师的创造力,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设计,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作业库”。
尊重教师对技术使用的灵活性。智慧作业可以支持选择、填空、问答等多种类型的作业,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智慧作业并不适用所有的作业形式。例如,对于阅读作业,纸质阅读会更合适;对于动手操作类作业,学生就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应用智慧作业时应该尊重教师对技术使用的灵活性,让教师自主选用适切的作业形式和与之匹配的技术。
尊重教师对作业功能的体验感。在智慧作业使用过程中,很多工具功能的丰富性有余、实用性不足。这使得智慧作业看上去有许多功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教师因为觉得“不好用”而最终放弃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在进行智慧作业设计时,要更多调查一线教师的使用需求、使用习惯,提升教师的使用体验,让教师容易用,喜欢用,用得好。
智慧作业要减少技术对学生的干扰
在实践中,由于技术过度使用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出现视力等健康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采用技术进行过量习题训练等新技术强化旧教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我们在智慧作业应用中要辩证看待技术,既要关注其便捷性和先进性,也要充分注意其局限性,多考虑育人,少考虑技术,从作业内容、形式,支持工具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避免技术的滥用。
作业内容要多做减法,形式不宜过于丰富。采用智慧作业,要防止作业内容由于技术无序介入产生的“重复训练”和“信息过载”等问题。例如,过多知识性练习的推荐,会使学生陷入无休止的机械训练,弱化作业的育人效果。再比如,智慧作业中如果没有边界或不能有节制地推荐相关学习内容,反而容易使学生关注点偏移。同时,要思考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目标的适切性。
支持工具要适宜学生身心发展。智慧作业的优势之一,就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技术支持和反馈。然而,无纸化作业、自动解题等作业支持技术“智能”的背后也存在着“过度”支持的隐患。过多使用屏幕对学生的视力、体质等健康会有影响。因此在使用智能作业时,要关注扫描、打印、点读等物理交互技术的使用,最大限度减少技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自动化评价要防止单维化。现在很多智慧作业标榜智能评价,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评价只能进行知识和行为等表层的、单一维度的评价,难以对学生的解题过程、情感状态等内在因素进行评价。我们要合理认识自动化评价,不能迷信机器的评价结果,在作业评价中要采用机器与教师相结合、量化与质性相结合、单次作业与全过程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综合、立体和精准评价。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课堂育人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YJ2021018)
《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01日第4版
作者:包昊罡
100元吃遍都江堰美味小吃、观看一场冬奥比赛、参加家庭大扫除……在“双减”实施后的首个寒假,多地多校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少了书面化寒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积极、充实快乐的寒假。
在减少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各地各校还设计出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作业,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负担轻了,学科作业层次化
“双减”后首个寒假,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在学生眼里显得特别可爱。各地中小学给书面作业“瘦身”,进行作业分层,严控总量。不仅如此,学校还精心设计,让学科类作业形式更丰富、内容层次更科学。
“数学作业是通过收集本班同学近期视力情况与上一年视力情况,自行查阅资料,从中探究中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山东省青岛市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数学教师王鹏介绍说,数学寒假作业的主题是“生活中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学生可运用统计方法中的相关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等。
“相比于去年的纸笔作业,今年的语文寒假作业更加偏重阅读,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假期读上几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绿地实验学校二年级语文教师徐芳精心整理,开出了低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清单,包括《奶奶的除夕夜》《父与子》等44本课外书。
提倡学生多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经典,英语作业内容形式多样;拒绝刻板做题,数学作业注重趣味训练、拓展提升;用阅读拓宽学生视野,语文作业要求学生在寒假尽可能多阅读经典。
……
寒假不“刷题”,作业有实效。各种新颖的学科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运用学科类知识,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进一步丰富了学科素养。
花样多了,实践作业特色化
“写写写”少了,“玩玩玩”多了。让学生意想不到的是,寒假作业能如此有趣、有料。
“寻祖、访祖”是安徽省阜阳市东清小学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里通过祭祀祖先、走访祖辈、了解祖籍、探访祖居等活动,加强对传统习俗的理解。在该校校长齐卓然看来,融入生活万象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作业,学生要利用寒假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去触摸体验。
在学科作业减量提质的基础上,各地中小学以探究性学习、研学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准备了寒假作业“大礼包”,让学生拥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假期生活。
青岛宁安路小学五年级学生范骐畅最近刚看完天文影片《神奇的月球》,正忙着写观后感。“鼓励学生继续开展天文、航天科技延展学习,进行小课题研究。”宁安路小学校长巩敏介绍,学校定制的寒假作业清单以天文为特色,如学习制作航天天文研究册、用废旧物品制作天文信息轮盘等。
实地了解古建筑构件,并分组开展古建筑测量、找寻观察“雀替”“牛腿”等建筑构造……寒假伊始,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学生走进奉化博物馆、萧王庙、岩头古村等地,点亮奉化古建筑地图,了解家乡历史。奉化区教育局还为该区中小学生制定了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传承文化、孝亲敬老、劳动实践6类寒假实践教育作业。各中小学可组织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选择。
“宛如一场及时雨。”对新型寒假作业,有家长感言,“既是给孩子减负,也是给我们减负。让家长从辅导孩子的功课中解放出来,不再为孩子的学习和成绩焦虑。这看似是一份作业,实则是一份让家长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礼物。”
过好寒假有门道,精心设计促成长。结合为学生减负的要求和假期学习的特点,各地学校以多样的作业让学生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变成了快乐的事情,寒假生活更丰富多彩,学习收获更充实丰盈。
素养提了,学生成长定制化
以往寒假,很多学生的假期不由自己安排:被教师规划,完成书面寒假作业;被家长安排,参加各类校外培训。而“双减”后的首个寒假,作业负担轻了,课外培训少了,学生自由掌控的时间增加了。
如何增强学生自主规划能力,使假期生活更充实,学生成长更全面?发挥好寒假作业的导向作用很关键。学校要为学生设计更多思考体验、创新探索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素质。
低年级段孩子与家人一起包饺子、择菜、制作元宵节灯笼;中年级段孩子参加家庭年前大扫除、到科技馆参观体验、种植并观察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高年级段孩子和长辈学做一道拿手菜,调查家里的水、电、气等使用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安徽合肥蜀山区金湖小学的寒假作业布置如此多样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在寒假有了满满的收获和成长。
如何利用寒假,让学生自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浙江省慈溪市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寒假期间选择4—5个项目每天坚持劳动实践。慈溪市贤江小学制定了更为细致的假期日常劳动清单,每一个主题都包含学习要求、活动流程、成果展示与反思体会等。该校副校长严利文表示:“每一次劳动实践,都蕴含着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元素,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照顾他人能力的好时机。”
借着“双减”的东风,各地各校的寒假作业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作业形式从书面化作业转向实践类作业,作业内容从以文化作业为导向到以素质教育作业为导向。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不同,学校设计了分层次、多样化的作业,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问题探究和社会实践。
作业设计用力多,“双减”落实收效多。学校用好、用巧寒假作业的导向作用,作业设计既要包含学科学习内容,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兼顾假期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提升,有更大的成长和收获。(统稿:本报见习记者 王阳 采写:本报记者 孙军 王志鹏 施剑松 方梦宇 史望颖)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