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07-12 18: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静脉治疗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治疗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治疗技术的认识等。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组织: a. 引言:简要介绍静脉治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b.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自己在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以下内容: - 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如紧张、焦虑、期待等。 - 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如患者的不配合、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等。 - 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与患者沟通、调整治疗方案等。 - 对治疗技术的认识:如静脉穿刺技巧、药物选择等。 c. 结论: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强调静脉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避免语法错误。 b. 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c. 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实例支撑:在描述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在遇到患者不配合时,可以讲述自己如何与患者沟通,最终取得患者的信任。
5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5年收治并行腔内激光术式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
结果
患者术后4-6天均顺利出院,出现静脉炎3例,淤血5例,隐神经损伤1例,术后随访0.5年-1年,暂未发现复发病例。
结论
激光腔内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疗效理想,作为大隐静脉曲张的一项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大隐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的迂曲肿胀。大隐曲张治疗方法有: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区域点状剥脱术、硬化剂腔内闭合术、激光腔内闭合术、医用弹力袜保守治疗等方法。激光腔内闭合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术,相对于传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区域点状剥脱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好,与传统术式相比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硬化剂作为一无创治疗,其创伤更小,但血管再通几率高,复发率高。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并行激光腔内闭合术的87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临床疗效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行激光腔内闭合术共87例(105条肢体),其中男61例,女26例,年龄29—77岁,平均51岁。人院后行心电图、下肢彩超、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及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术前所有患者均取站立位,曲张静脉充分显露后采用标记笔标记大隐静脉主干走行以及局部曲张静脉走形、轮廓。
1.2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1、入选标准为彩超或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且深静脉通畅者;2、排除合并有下肢感染的患者;3、排除合并有中重度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4、排除凝血功能以及心肺功能等异常不能耐受手术者。
1.3手术方法:1.术前准确评估病情,站立位标记大隐静脉曲张主干走形,由足踝内侧起始处至腹股沟区大隐静脉主干,同时需标记区域曲张静脉的走形及轮廓。2.腰硬联合麻醉,取仰卧位,于腹股沟区在腹股沟下方沿皮纹行约2cm的切口,游离大隐静脉主干,离断并结扎所遇属支,暂不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离断及结扎;于足踝内侧大隐静脉起始处行1cm切口,游离出起始段大隐静脉,离断并结扎远端静脉,于大隐静脉近端置入单弯导管及泥鳅导丝,相互配合到达腹股沟区大隐静脉主干,确认导丝进入腹股沟区的大隐静脉主干后,于高位离断并结扎大隐静脉主干。3.退出泥鳅导丝,于单弯导管内置入激光纤维至腹股沟区大隐静脉,将激光治疗仪功率设置为12w,频率为1.5HZ,以1cm/s速度缓慢后撤激光纤维,至穿刺部位停止灼烧。若术中导丝输送过程中受阻,可切开该处血管,然后将泥鳅导丝+单弯导管继续插入;若静脉曲张成团或高度扩张,可多点穿刺后置入激光光纤;若曲张静脉血管畸形,可烧破静脉血管壁后继续置入激光光纤。4.逐层缝合腹股沟区切口及足踝内侧切口,棉垫内衬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整个患肢。
1.4术后处理:术后予以患者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血栓通改善微循环、予以空气压力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肿胀,术后三天拆除弹力绷带及予以换药治疗,术后嘱患者避免长期站立及坚持穿弹力袜至少6个月。
1.5临床结果:患者术后4-6天出院,平均住院5天;出现静脉炎3例,予以口服抗炎药物后,术后1周恢复;淤血5例,未予特殊处理,术后2周内消除;隐神经损伤1例,术后3月渐恢复。
2 讨论
激光腔内治疗并不是下肢静脉曲张的的唯一治疗方案【1】,目前还包括传统的高位结扎剥脱术+区域点状剥脱术、硬化剂腔内闭合术、弹力袜保守治等等,而手术是唯一的根治方案。
传统的高位结扎剥脱术+区域离断术作为传统的手术方式,因创伤大、出血量大、并发症较多,目前在我院血管外科已经不再作为常规的手术方案;硬化剂腔内闭合术治疗效果好,但复发率较高,同时对严重曲张的静脉曲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我院我科,激光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案,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目前作为一种常规的静脉曲张治疗方案。同时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过程中,对局部严重的曲张成团或高度扩张成形及静脉瘤患者,单纯的采用激光腔内闭合术,术后可能导致曲张静脉团块内大量血肿形成,导致术后炎症及长期皮下硬块,笔者曾对严重静脉曲张成团的患者采取小切口区域点状剥脱静脉团块,术后患者局部无感染、皮下无硬块。故笔者认为,对下肢静脉曲张应当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据不同的曲张类型采取适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笔者认为在静脉曲张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股静脉与大隐静脉位于不同的层次,大隐静脉属于浅静脉,在浅筋膜内,股静脉属于深静脉,位于肌肉与纤维组织之间,但这两根血管同时位于腹股沟区,故手术中务必区分股静脉或大隐静脉,曾有术者误将股静脉认作大隐静脉予以结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故笔者认为:在激光腔内闭合术过程中,于腹股沟区分离大隐静脉之后,暂不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离断术,在足踝内侧行1cm大小切口,顺行置入泥鳅导丝+单弯导管,到达腹股沟区后确认导丝导管位于大隐静脉腔内之后,方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区域离断术,这样可保证手术安全。2.通常情况下,激光治疗仪功率为12w,发射频率为1.5HZ,退管速度为1cm/s,在退管的过程中,需即刻压壁血管壁,血管壁贴壁性将更好,效果将更加明显,在激光灼烧之后需即刻予以盐水或者酒精散热处理,同时需注意位于大腿的静脉曲张管径较粗,后侧速度需放缓,而在位于小腿部的静脉曲张,需加快后侧速度,激光治疗是高能量将曲张静脉血管壁破坏,若发射功率增大及后撤速度慢将有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深静脉皮肤及神经的损害。3.静脉曲张常见的并发症有皮下淤血、皮肤青紫、血肿、患肢水肿、皮肤灼烧、感觉异常等,有学者认为,皮肤灼烧、感觉异常与术者的操作有关【2-3】,患者肿胀与弹力绷带压力过大相关,也有与大隐静脉周围血管的热损伤有关。医师需在术中过程仔细操作及在术后进行抗凝治疗等。
腔内激光术通过激光的高能热量将曲张静脉管腔破坏,血管闭合,达到治疗曲张静脉的目的,在治疗过程务必严格区分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可顺行置入导管导丝确认大隐静脉以保证手术安全,同时术中术后需严格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种类多,根据不同的曲张情况需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而激光腔内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疗效理想,作为大隐静脉曲张的一项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略)
专家简介:
李昭辉,山东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委员会委员,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委员会青年委员,静脉倒流性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宜宾分会会长;四川省血管外科学组委员。曾赴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和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血管外科研修。从医25年,熟练掌握常见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应用微创腔内技术进行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
前天有两个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术后行第一次化疗,行颈内静脉置管,静脉港植入术。术前先用彩超探头探右颈内静脉,观察右颈内静脉情况,判断穿刺难易程度。
第一:患者仰卧位,头右偏,常规消毒铺巾;
第二:彩超探头寻找右颈内静脉,寻找合适的穿刺点;
第三:于穿刺点用加了付肾素的麻药依次穿刺皮肤,皮下脂肪,待注射器针头突破血管后回穿,若有暗红色血液即表明突破血管鞘,进入血管腔。
第四:改用带有盐水的穿刺针,依局麻入路依次突破皮下,脂肪层及血管鞘,回抽正常,左手固定好穿刺针,右手置入导丝。
第四,拔出穿刺针,在导丝引导下置入导管鞘,拔出导丝,沿导管鞘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查中心静脉导管通畅,根据患者身高确定置入深度,一般约11到12厘米。
第五,建港腔及皮下遂道,将静脉港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再次确定通畅后缝合通道及腔道。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