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10-15 18:2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磨工段工作总结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详实、客观、有深度,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如自我评估、向上汇报、经验分享等):
1.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目的:" 是为了自我反思提升?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与问题?还是为了团队经验交流?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和语气。 "读者:" 是直属领导、部门经理、还是更广泛的团队?这会影响你使用的语言风格、专业术语的深度以及内容的详略程度。
2. "突出“磨工段”的专业特点:" "核心工作内容:" 重点阐述磨工段的核心职责,即对工件进行精加工,以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要具体说明磨削的工件类型、材料、使用的磨床型号(如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无心磨等)。 "技术要求与难点:" 分析磨削工作的技术关键点,例如冷却液的使用、砂轮的选择与修整、加工参数(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调整与控制、对工件材质敏感性的理解等。提及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技术挑战及应对方法。 "质量控制:" 强调在尺寸、形位、表面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郝勇
今年36岁的李玲钰,是航空工业成飞总装一厂线束制造中心电缆专业首席操作技师。2019年12月,荣获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2020年,分别荣获十佳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15年来,李玲钰一直工作在飞机线束制造生产一线。通过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飞机线束生产操作中,她练就了一手独特的加工方法和绝技绝活。
勤学苦练,练就4种独特加工方法和绝技绝活
飞机线束被喻为飞机的“神经系统”。线束制造主要分为“划线”和“端接”两大环节。
一直以来,操作人员基本上只能干这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了掌握全面的技能,李玲钰总是利用加班时间主动去补充自己的短板,经常找一些废旧材料练习焊接方面的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缆工”。
在工作中,李玲钰也把每一道工序都作为自己练习的绝好机会,总是认真又认真,仔细又仔细的工作着、练习着。
李玲钰这一练就是14年。2019年9月,李玲钰参加“航空工业首届女职工技能竞赛”,在电缆、盘箱工试验操作大赛中获得第四名,其中理论获得满分,成为比赛中唯一的单项满分选手,同时,她也打破了成飞飞机总装线上技能竞赛省部级获奖零的突破。9月底,她又在“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电缆工技能竞赛”中荣获了第一名。
“其实我用的都是笨办法,就是靠不断的一点一点磨,一点一点地总结出来的。”用她的名字命名的操作法“李玲钰屏蔽线剥线法”和“李玲钰焊锡环加工法”等4种独特加工方法和绝技绝活,正是她日积月累、勤学苦练的成果。
在工作中,有一种不服输的“铁娘子”精神
工作中的李玲钰有一种不服输的“铁娘子”精神。在工作中,大家都知道工段最难啃的“硬骨头”都是属于她的,她个人也乐于挑战。她生小孩后3个月,正值工段来了一种新的导通设备,她顾不上照顾孩子,主动放弃继续休生育假,硬是每天加班加点来摆弄这“新玩意”。正是长期在进行这些难题和重点问题的解决中,她积累了充足的经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技能技巧和绝技绝活,成为了工段“疑难杂症”的解决专家,成为工友们心中机上排故最可信任的专家和“最佳搭档”。
李玲钰还主动挑起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担,参与了飞机线束制造新员工“铸心”训战培训班培训教材的编写和线束制造标准的修订。2019年以来,共培养学员87名。她十分重视传承和创新,把自己对质量第一的“强迫症”硬是传递给了自己的12位徒弟,总是把自己对比不同机型的各个工序编制的易错点编写成操作指导书,一遍又一遍的抄送给自己的徒弟们,对于那种不够完美的加工产品,她会要求徒弟们重新返工,不管多少遍,必须要做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她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操作说明书,利用技师大讲堂机会进行学习推广。
2020年,李玲钰带领的工作室连续被评为“成都市李玲钰飞机电缆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成都市李玲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四川在线记者 郝勇
今年36岁的李玲钰,是航空工业成飞总装一厂线束制造中心电缆专业首席操作技师。2019年12月,荣获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2020年,分别荣获十佳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15年来,李玲钰一直工作在飞机线束制造生产一线。通过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飞机线束生产操作中,她练就了一手独特的加工方法和绝技绝活。
勤学苦练,练就4种独特加工方法和绝技绝活
飞机线束被喻为飞机的“神经系统”。线束制造主要分为“划线”和“端接”两大环节。
一直以来,操作人员基本上只能干这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了掌握全面的技能,李玲钰总是利用加班时间主动去补充自己的短板,经常找一些废旧材料练习焊接方面的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缆工”。
在工作中,李玲钰也把每一道工序都作为自己练习的绝好机会,总是认真又认真,仔细又仔细的工作着、练习着。
李玲钰这一练就是14年。2019年9月,李玲钰参加“航空工业首届女职工技能竞赛”,在电缆、盘箱工试验操作大赛中获得第四名,其中理论获得满分,成为比赛中唯一的单项满分选手,同时,她也打破了成飞飞机总装线上技能竞赛省部级获奖零的突破。9月底,她又在“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电缆工技能竞赛”中荣获了第一名。
“其实我用的都是笨办法,就是靠不断的一点一点磨,一点一点地总结出来的。”用她的名字命名的操作法“李玲钰屏蔽线剥线法”和“李玲钰焊锡环加工法”等4种独特加工方法和绝技绝活,正是她日积月累、勤学苦练的成果。
在工作中,有一种不服输的“铁娘子”精神
工作中的李玲钰有一种不服输的“铁娘子”精神。在工作中,大家都知道工段最难啃的“硬骨头”都是属于她的,她个人也乐于挑战。她生小孩后3个月,正值工段来了一种新的导通设备,她顾不上照顾孩子,主动放弃继续休生育假,硬是每天加班加点来摆弄这“新玩意”。正是长期在进行这些难题和重点问题的解决中,她积累了充足的经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技能技巧和绝技绝活,成为了工段“疑难杂症”的解决专家,成为工友们心中机上排故最可信任的专家和“最佳搭档”。
李玲钰还主动挑起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担,参与了飞机线束制造新员工“铸心”训战培训班培训教材的编写和线束制造标准的修订。2019年以来,共培养学员87名。她十分重视传承和创新,把自己对质量第一的“强迫症”硬是传递给了自己的12位徒弟,总是把自己对比不同机型的各个工序编制的易错点编写成操作指导书,一遍又一遍的抄送给自己的徒弟们,对于那种不够完美的加工产品,她会要求徒弟们重新返工,不管多少遍,必须要做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她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操作说明书,利用技师大讲堂机会进行学习推广。
2020年,李玲钰带领的工作室连续被评为“成都市李玲钰飞机电缆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成都市李玲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