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10-15 13: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故宫博物院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当:
"1. 明确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 (Clarify Purpose and Central Theme):"
"你想表达什么?" 是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赞美其宏伟的建筑艺术?分享参观故宫的感受?还是探讨故宫作为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 "确立中心句:" 围绕一个核心观点来组织全文。例如:“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更是一座收藏了丰富历史文物的宝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记忆。” "避免内容散乱:" 确保所有段落都围绕中心思想展开,服务于文章主旨。
"2. 搜集充分、准确的资料 (Gather Sufficient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历史背景:" 了解故宫的建造时间(明永乐年间)、历史沿革(明清两朝皇宫)、象征意义(皇权中心)。 "建筑特色:" 关注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色彩鲜明(黄瓦红墙)、中轴对称的特点。可以重点介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标志性建筑。 "馆藏文物:" 知道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宫之首”,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涵盖绘画、书法、陶瓷、玉器、
作者:刘辉(故宫出版社总编辑、北京故宫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文创工作是博物馆整体工作的一部分
•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
•文创产品也是商品,文创研发要符合市场规律
“千里江山”系列文创作者提供/光明图片
近年来,故宫文创受到普遍关注。一个博物馆用几年时间,研发近万种文化产品,造就一系列文化现象,其中奥秘在哪里?运用知名馆藏打造IP,助力产业提升文化内涵,拓展品牌影响力,它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这一个个问题,备受博物馆同业关注。
作为故宫博物院文创团队中的一员,有一些思考和感受,与大家探讨与分享。
《海错图》U型枕作者提供/光明图片
首先,文创工作是博物馆整体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览,服务观众,以藏品研究为基础,以文化宣传和教育为目的。
文化产业同仁,往往集中关注博物馆文创问题,但文创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人们常说,故宫是个大IP,在故宫这个大IP的组成里,藏品保护和研究、展览展示,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宣传、教育、文创是外延内容。各方面工作协调统一,才能成就博物馆的整体影响力。
《清明上河图》书签作者提供/光明图片
以“千里江山”系列文创为例,源于配合2017年午门“千里江山与中国青绿山水画”大展。展览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组织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论文集;开发了适合小朋友的宣教课程;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宣传推广;撰写发放导览册,深入介绍展览内容;对展览形式进行情景化设计与创新,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自媒体裂变式传播。正是这样全方位研究、宣传、教育,才能使《千里江山图》从艺术史家的狭窄圈子中走出来,进入大众视野。其广阔的视角,江山如画的理想境界,青绿色彩的绝妙搭配,人物、船舶、建筑等细节的精妙刻画,才逐一被广大群众认识和称道,而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故事,也成为大家慨叹传诵的传奇。
展览火起来,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关注度,配合展览的主题化、系列化文创,才受到热烈欢迎。展览结束后,主题文创也一直热销,具备了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创往往是博物馆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表现形式之一,体现了博物馆各环节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馆藏品匮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览反响平淡,文创也很难一枝独秀,有大的发展。
第二,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也是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基本特性。
故宫有186万多件(套)藏品,但并不是所有藏品都适合作为文创构思的源泉。只有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知名IP,才能有效传播藏品的文化价值,而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基本特性。
选取哪些文物作为文创素材,要考虑主题是否喜闻乐见,构图色彩是否便于呈现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藏品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影响力。例如《清明上河图》,具备强大的知名度和传播力,主题文创只要设计精彩,实用性强,就备受欢迎。但更多藏品,需要文创研发人员逐步发现挖掘它的美和价值,才能渐渐成为热门IP,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故宫博物院藏《海错图》,是康熙年间福建民间画师描绘的海洋生物图册。此图册并非艺术史名作,也不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博物馆绘画体系中,并不是重点研究对象。但从文创角度考虑,这份图册就很有意思。首先,这是少见的清代宫廷收藏的博物学资料,有科学研究价值;其次,海洋生物的描绘并非完全写实,而是有很多浪漫想象色彩,和《山海经》之类的古文献及民间传说密切相关,可以和文学以及神话故事连接起来;第三,对海洋生物的呈现,非常自由活泼,面目神情可爱讨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萌萌哒”,图像很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通过以上分析,故宫文创团队认为,《海错图》这个IP很有潜力,能够通过挖掘和推广,成为喜闻乐见的形象,于是开始持之以恒的传播。首先在故宫和腾讯合作的“NEXTIDEA”大赛中,将《海错图》作为QQ表情包大赛素材广泛宣传,请动物学专家分析研究,请有广泛影响力的微博大V“博物君”讲述《海错图》里的生物;同时,故宫文创团队着手做“海错”主题的各类文创,包括小家电、装饰画、家居用品等。为了引发广泛的参与和关注,举办“海错”主题文创设计方案投票活动,让故宫粉丝决定产品最终呈现方式。之后,故宫又和招商局合作,将海错元素变成多媒体数字海洋科普教育展,在全国巡展。故宫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针对少儿的《故宫里的博物学》一书,成为知名畅销书。一系列研发推广,共同造就了“海错图”这一知名IP,而这一知名IP又赋能到各种文创产品中,形成互相促进的正向循环。从这一例子来说,文创构思,既需要以学术研究作为基础,也可能与学术研究重点不完全一致,那些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博素材,具有生动表现形式的文物,更能引发广泛的兴趣和关注。
综上所述,文创的核心是充分发挥IP感染力,既传播文化内容,又通过大众对文化内容的认同,促进产品消费。一个不被大众了解的博物馆藏品,很难为产品带来文化和经济附加值。集中力量打造知名IP,是博物馆文创的首要任务。
第三,文创产品也是商品,文创研发要符合市场规律,明确定位,搭建完善的经营结构,才能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
文创产品要有明确的客户定位,用不同风格、功能和价位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
以故宫为例,它既是世界知名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又是5A景区,全国人民必到的旅游景点,每年游客超过1700万。游客中有专家学者,各国元首及外国友人,更有大中小学生,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游客对故宫的认识和需求差异巨大。作为全民博物馆,故宫各方面工作都要满足多样化需求。大众游客对故宫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清宫剧等流行文化开始的。面对大众游客,文创产品要物美价廉,容易理解,不要求过多的知识贮备,比如各种萌萌哒的皇帝、皇后、格格、阿哥的人偶摆件、书签、钥匙链之类的产品,改变了故宫高冷、神秘、威严的形象,拉近了故宫和游客的距离,非常受欢迎;而对于把故宫看作博物馆、以展览学习为目的、有更深层次专业需求的人而言,需要更具品质感的礼品,要求文化元素突出、设计新颖、包装精致;还有一部分以收藏为目标的消费者,更为高端小众,需要大师作品、限量作品等更为独特的产品。
针对不同需求,故宫既有不同的研发团队,也开辟了不同的销售渠道。院内主要游览线路上的店铺和线上运营的故宫淘宝,以出售更为亲民的大众文创产品为主;分布于专业展厅的故宫书店以及故宫天猫文创旗舰店,以销售更有文化品质的礼品为主;故宫东长房的文化创意馆,着重于销售更为精致、更有收藏价值的文创产品。
与此同时,建设完整的运营体系,文创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才能最大化呈现。
一个成功的文创产品,从创意设计到生产质量把控,从市场宣传到销售渠道,任何环节缺一不可。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建设完善的文创运营体系,是博物馆文创团队要考虑的结构性问题。
故宫出版社曾设计过一个图书+游戏的产品《迷宫·如意琳琅图集》,几个团队共同参与,各自发挥优势,成为非常成功的案例。出版社依靠故宫强大的专家队伍和丰富的资料库,负责整体历史知识及背景梳理,故事大纲的编纂,学术考证等;游戏团队奥秘之家,负责游戏环节设计,让大家在一次次解谜闯关的趣味挑战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摩点网负责众筹及宣传推广,打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并联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产品一经发布,38天众筹金额达到2020万元,打破了出版物众筹世界纪录。如果没有多个团队共同努力,仅仅依靠故宫,很难获得这样的成功;而将大家的优势集为一体,才能把产品做得更完美、更有影响力,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和市场回报。博物馆既要逐步建设完善内部运营团队,又要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与社会各界合作。
第四,博物馆IP资源只有被社会广泛使用,才能拓展文化影响力,助力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
文创是博物馆工作内容之一,但如果仅仅把文创看作博物馆纪念品研发与销售,其意义和价值就非常受局限了。从规模而言,即使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年销售收入在博物馆领域名列第一,但和其他文化产业比较而言,开发的领域仍然狭小。而且,受材料、工艺、技术限制,博物馆能直接接洽厂家生产的产品,往往限制在纸品、纺织品、玻璃、陶瓷等少数几种材质,而家电、家具、贵金属制品、智能产品等较具专业特性的产品,即使委托专业厂家加工,受品牌、渠道、宣传、品质把控等各种限制,也无法和大品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文创团队的核心任务,更多在挖掘文化资源,制定文化主题,培养打造核心IP等方面,而设计、生产、宣传、销售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完成产业链的搭建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完备的授权体系,挖掘IP的文化特性和价值,协助其他产业发展,增加产品文化内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销售,成为未来博物馆文创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例如,故宫和小米联合推出了有故宫文化内容和设计元素的手机;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一起推广“宫里过大年”展览,工行发行了主题银行卡,并在网站全面推广数字展的宣传片。这一系列合作,借助各类日常生活场景和商品,通过合作方大力推广,将故宫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生活,既宣传了文化,也获得不错的收益。
但在和产业合作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风险。因而,首先是严格选择考察合作方。合作方要行业资质健全,企业信誉过硬,重视自身品牌价值和产品品质。如果合作方出现产品质量或者其他问题,博物馆声誉也会受到影响,而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博物馆,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其次要严格把关宣传,博物馆更希望通过文创传播文化内容,而合作方往往更重视经济收益,容易有夸大或导向不正确等情况,过度商业化,也会损害博物馆形象。第三是考察其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越高的合作伙伴,消费者认可度越高,合作回报也相对较高;第四,授权过程中,每一品类授权对象不宜过多,某一时段内,独家较好;如不能独家,授权产品也应该具备较大差异性,否则同类产品相互竞争,既会影响授权产品的市场效果,也会稀释授权的含金量,长久来看,会对博物馆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将博物馆研究成果,进行大众化和当代化转译,通过持续不断地宣传推广和新鲜创意,让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下生活密切关联,塑造有影响力的超级IP;通过IP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和文化建设,这是博物馆文创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3日12版)
1925年10月10日下午,鲁迅没有出门。他在日记里写:“十日 晴。上午以校稿寄素园。下午素园、丛芜来,赠以《小说史》、《陀螺》各一本。”
鲁迅在社交的同时,故宫博物院成立大典在紫禁城的乾清门外隆重上演,涌入参观文物的民众多达数万。三大殿的丹陛上挤满了人,与百年后故宫纪念大展的火爆几无二致。
神武门上“故宫博物院”的匾额,书写者虽然由最初的李煜瀛变成了后来的郭沫若,而故宫始终是故宫。一百年的光阴,有时仿佛只是一眨眼。
2025年10月3日,故宫神武门。图据:视觉中国
壹
故宫博物院的由来,大致从溥仪搬出故宫开始。
1912年2月,6岁的宣统帝溥仪退位,结束了清廷自1644年进京以来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作为和平退位的交换,逊清皇室被允许居住在紫禁城乾清门以北的内廷,而乾清门以南则归民国政府所有。这是紫禁城落成五百年来堪称空前绝后的时期,一座宫殿内并存着两个时代:溥仪仍保留皇帝尊号,而民国总统袁世凯也暗蓄此心。
溥仪退位后,热河(承德)和奉天(沈阳)两处行宫内的古物不断遭到毁损流失。1913年北洋政府内务部下令筹办古物陈列所,以将两地的文物汇总于北京以集中收藏展示。《古物陈列所》章程明确表示,“……以为博物院之先导。”
1914年10月10日,收藏20多万件文物的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开幕,展室主要在武英殿、文华殿等处。至月底,二十天内共接待观众一万一千余人次,在当时十分惊人。
当时的“古物陈列所”匾额
为了吸引观众,陈列所规定各殿物品每周都进行更换:稀世珍品随时更易,不作长时间展览,以便慎重保护;普通展品“或旬月一换,或逢令节纪念等日减价期间,分别选择更易。”
但观展体验却并不太好,原因在于文物太多,虽然分了青铜、玉器、书画、陶瓷等门类,但展陈的细分程度远远不够理想。陈列所开门半个月后的10月24日下午,鲁迅在武英殿参观完后颇有微词,“殆如骨董店耳”。
虽然不够令人满意,这却是清宫文物由秘藏走向公开展出的开始。古物陈列所的开放是整个紫禁城开放的先声,许多规章制度也为后来的故宫博物院所借鉴,因此古物陈列所可视作今日故宫博物院的前身之一。
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制古物陈列所全图
1917年张勋复辟虽以闹剧告终,但紫禁城里的溥仪却一直是遗老遗少们的希望所在,当初《清室优待条件》里规定的迁居颐和园一直是纸上空文。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兵变控制北京,为师出有名决意将溥仪逐出紫禁城。
11月5日,京畿警卫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等进入紫禁城,要求溥仪废除皇帝尊号,即日交出印玺、出宫居住。但这些人只知道让溥仪离宫,完全没有考虑到文物的处置问题。溥仪最终同意出宫,但要求“先收拾物品”。
此时一起入宫的国民代表、北大教授李煜瀛表态:“物品不必收拾,有关历史文化之物品,以不搬走为是,因系国宝,不宜归一人一姓。你们今天出去后,只将无职守的太监开去,各宫殿仍旧归原看守人看守,并加封条,以专责成。”
1924年11月5日,溥仪当天出宫后军警查封宫殿。
有这样的见识,因为李煜瀛曾长期在法国生活,对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如何改为博物馆的历史相当熟悉。若没有这番话,也很难有后来故宫博物院的那些文物。
贰
李煜瀛的父亲是晚清重臣李鸿藻,曾为同治帝师。虽然李鸿藻长期是李鸿章的政敌,但1902年李煜瀛留学法国,却得到了李鸿章的赞许和帮助。在法国,李煜瀛加入了同盟会。李鸿藻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成了革命党。
李煜瀛,摄于1928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煜瀛返华,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北大生物系教授。溥仪出宫后半个月,“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委员包括蔡元培、陈垣、罗振玉等文化界名流,而李煜瀛被推举为委员长。委员会的目的是要清理故宫内的公产私产,“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开放,备充国立图书馆、博物馆等项之用,藉彰文化而垂久远。”
1924年年底,委员会开始正式点查清宫物品,以内廷最南端的乾清宫、坤宁宫为起点。点查有一系列相关的严格规定,比如点查人员必须有三人作保方有资格担任;各组进屋点查时,一旦离屋必须加锁,由本组人员与军警签字;点查人员不得单独行动,不得提前进入或离开,也不得离开工作地;点查时不能移动物品所在位置,如必不得已挪动时,亦不能移至室外,并且在点查后必须复原。
清室善后委员会封条
后来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北大学生单士元曾参与点查,他回忆,当时紫禁城每一个院落都是“蓬蒿满地,高与人齐”,必须用锹镐镰刀开路。点查人员要身穿特制无口袋的工作服,还以白带系紧袖口,使双手一目了然无处可藏。时值寒冬,冷气逼人又无炉火,墨盒里的墨、毛笔的笔尖经常被冻成冰块,“两足站地三至四小时痛如刀刺。”
随着点查工程接近尾声,博物院也呼之欲出。1925年9月29日,清室善后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筹备会起草的《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及《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章程》《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决定以溥仪原居住的清宫内廷为院址成立故宫博物院,断绝溥仪复宫的可能,保护国宝安全。
当时交泰殿内的自鸣钟
正式建院日定在了10月10日,也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纪念日。开院前夕,京津各大报都登出了“故宫博物院开幕”广告。这一年,北京的十月没有雨天,只有三四天多云,其余都是晴天。
叁
1925年10月10日,李煜瀛手书的“故宫博物院”匾额已高悬在神武门上方,顺贞门内竖起了大幅《全宫略图》。观礼的请柬发出了3500余份,从临时执政段祺瑞到各省督办,以及政、军、法、工、商、学各界名人均在受邀之列。更多的则是听闻消息赶来参观的市民,都想一睹数百年来壁垒森严的皇家禁地及深宫奇珍。
典礼前几日,李煜瀛在故宫文书科内粘连丈余黄毛边纸铺于地上,半跪以大抓笔而书,字体为颜体,每字足有普通圆桌大小。这块匾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于书体雄浑博大,故一度被误以为集颜真卿《颜家庙碑》而成
据那志良《我与故宫五十年》记载,“十月十日的早晨,不到八时,神武门外已站满了人。九时开门,一拥而入,真是万人空巷,拥挤不堪。”
《黄报》载:“数千年宫殿尊严,昔为梦想所不可得到者,今则略破悭囊,即允吾人昂首阔步,眺望谈笑于其间。不可谓非建国以来,求治益乱、求合益分之现象中独此一事,是以差强人意者。”
下午两点,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在乾清宫前举行,宣告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董事兼理事李煜瀛首先报告了点查工作与故宫博物院筹备情形,前摄政内阁总理、故宫博物院董事兼理事黄郛表示,故宫成为博物院后完全属于公有财产,“如有破坏博物院者,即为破坏民国之佳节,吾人宜共保卫之。”
建成五百年的故宫,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满为患。《故宫博物院中东两路参观纪》记载,“惟因宫殿穿门别户,曲折重重,人多道窄,汹涌而来,拥挤至不能转侧,殿上几无隙地,万头攒动,游客不由自主矣。”善后委员会顾问吴瀛,因为有事耽搁未能及时进宫,结果就被堵在坤宁宫东夹道长达两小时,“始得前进”。
当天故宫遵义门内的参观者。
展室中更是拥挤不堪。当时在养性殿中值守的那志良回忆,这里陈列有《南巡图》和《大婚图》等画工精致、雅俗共赏的展品,先来的人看完了想走,结果被后来涌入的人挤满,根本无路可去。
“我看到一位先生,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走到门口,伸着头向里面探望。他也未必决定是不是进来看看,可是,被后面人一挤,就挤进来了,他成了‘夹馅饼干’的馅子,夹在那里,缓缓移动,有时他伸伸脖子,向展览柜中望望,我想他也未必看到什么,然后被夹了出去。这个人是做什么来的,受了一顿挤,走了。我很莫名其妙。陈列室内的拥挤情形,大概都是这样子。”
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紫禁城南北区域虽然分属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两个不同的单位管辖,但整个故宫已不再是禁区:整座紫禁城都变成了国有的博物馆,普通民众可以参观游览了。即便是溥仪,1960年在单士元陪同下重返故宫、走到原来住的宫殿时也感慨,“真是整洁,我都认不得了。”
曾主持故宫博物院西迁文物工作的马衡先生曾说:“吾国博物馆事业,方在萌芽时代。民国以前,无所谓博物馆。自民国二年政府将奉天、热河两行宫古物移运北京,陈列于武英、文华二殿,设古物陈列所,始具博物馆之雏形。此外,大规模之博物馆尚无闻焉。有之,自故宫博物院始。”
2025年10月7日,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的“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图据:视觉中国
1948年,院所合并之后,故宫博物院完整涵盖了紫禁城区域,一直延续至今、迎来百年大庆。如今观众在故宫“百年守护”大展上能看到的国之珍宝,比一个世纪前更多。
文/启凌 编辑 曾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