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聘
更新日期:2025-10-15 12:57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撰写陈列部门申请书时应注意事项的文章:
"精心雕琢,脱颖而出:撰写陈列部门申请书的关键注意事项"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一份精心准备的申请书是获得面试机会的第一步。对于陈列部门这一注重创意、视觉传达和空间设计的职位而言,申请书更应展现申请者的独特视角和专业素养。以下是撰写陈列部门申请书时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1. 深刻理解职位与公司,展现精准匹配度"
"研究职位描述:" 仔细阅读职位要求,明确陈列部门的具体职责、所需技能(如设计软件 proficiency、空间规划能力、材料知识、预算管理、团队协作等)以及期望的候选人特质。 "了解公司文化与风格:" 分析申请公司的品牌形象、目标受众、产品特性以及过往的陈列案例。申请书应体现出你对该公司的了解,并阐述你的风格和理念如何与之契合。例如,申请时尚品牌的陈列职位,应突出你对潮流趋势的敏感度和视觉表现力;申请博物馆或艺术机构的职位,则需强调你的叙事能力和对文化艺术的尊重。 "关键词呼应:" 在申请书中自然地融入职位描述和公司介绍中的关键词,这不仅能表明你认真阅读了招聘信息,也能让HR和招聘经理更容易快速抓住你的核心优势。
"2. 突出相关经验与技能,用实例说话"
"聚焦陈列相关经验:" 详细描述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有无数的先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用鲜血、生命诠释着信仰的忠诚;还有无数先辈们在和平年代里,用知识、用勇气书写着坚守的初心。回首伟人们的入党申请书,感受信仰的力量;品读先辈们铿锵誓言,体会他们何以成为党史中“最耀眼的那颗星”。
动荡的年代里,无论奔向胜利的路途多么曲折,信仰依旧是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浴血奋战的那束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初心,是一种动力,更是信仰引领的赤子之心。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1942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狱中,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叶挺写下了这首不屈的《囚歌》。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叶挺不幸被捕,狱中的叶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坚强不屈。1946年3月4日,被扣押长达五年之久的叶挺终于获释。在出狱后的第二天,叶挺即致电党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我已于昨晚出狱,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一位铁骨铮铮、为人民胜利不懈奋斗的将领,他简洁的入党申请书,展现出的是他对党对国的无比忠诚、无限深情。
不久,毛泽东亲自复电批准叶挺入党:“亲爱的叶挺同志:五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中共中央三月七日。”
叶挺的第二次入党申请
事实上,这是叶挺第二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叶挺作为国民党的军事人才,被派往苏联学习,在此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的朝气,他真诚地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经王若飞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广东省委片面责备起义领导人犯了军事投机和盲动主义错误,对他作出予以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叶挺在莫斯科写了一份关于广州起义的详细报告送交党组织,但受到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以及王明的严厉批判与攻击。在归国无路、申诉无门的情况下,叶挺流亡德国10年,从此离党。
叶挺
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他曾表示,“坚持下来的同志,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真正的英雄……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抗战到底。”9年后再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是他坚守信念的最好见证。
一份薄薄的申请书,是一生追寻的信仰。数十年前的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年仅20岁的陈占芳所在旅是第一梯队主攻部队,敌人的子弹击中了陈占芳的右腿,他在拖着伤腿继续冲击时,一枚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直接插进他的左胸,他一头栽倒在阵地上。生命垂危的陈占芳,用尽最后力气对战友徐光辉说:“请把我上衣口袋里的入党申请书转交党组织。”这份由陈占芳在战前写好,想等完成任务后上交党组织的申请书,已经被敌人的弹片打穿,上面留下8个弹孔,沾染了陈占芳的鲜血。
陈占芳烈士留下8个弹孔的入党申请书(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陆军”)
“敬爱的党支部……我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哪里有艰苦,哪里最危险,就在哪里挺身而出,发扬革命先辈的传统,吃大苦,耐大劳,做到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不唤。……我是一个共青团员,请党放心,我一定经得起考验,争取在火线上加入党组织,请党支部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我决不辜负党对我的希望,保证完成战斗任务。……”陈占芳牺牲后,指导员向组织提议接受他的入党申请,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如今这封特殊的入党申请书,陈列在第75集团军某红军旅荣誉室,激励着新一代军人们,在前辈的荣光下,不忘初心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劳动成为了彼时共产党员的鲜亮底色。1956年,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斗任务。同年4月,“铁人”王进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过去受苦受打受骂,每月拿的工资还买不上一斗麦子。解放后拿的工资能养活几口人。父亲死了,上级马上派车把我送回家,还给我钱回家安葬父亲。家庭产生孩儿上级还给我红布报喜。家属本人有病还给叫医生到家去治疗。这样对我的影响最大。感到只有党才能解放受苦的人类,只有共产党才能使农民、工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为了给人民给祖国(贡)献出更大的力量,所以要求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希望组织上经常对我帮助教育,多给我指出缺点,使(我)能当一个人民的忠实的勤务员。”朴实无华的话语背后,是一名基层劳动者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自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1958年9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用简短有力的几行字,诠释了自己投身于伟大事业的决心与深情。1959经中国科学院党委批准钱学森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同年11月12日转正。入党30年后,钱学森回忆起当年仍激情澎湃:“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个时候我心情非常激动,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钱学森的入党申请书
在2020年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逆行的身影中“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声音此起彼伏,更有抗疫前线“火线入党”的身影,不少80后、90后“后浪”党员接过为党为人民奋斗终生的火炬。信仰如光,代代传承;初心如炬,生生不息。
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
编辑: 王慧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时刻珍视党员身份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 苏新波
田志强烈士参战前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图片由夏继顺提供
授课背景
每一次向党史军史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点名”、精神的“整队”。前段时间,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党员骨干来到旅史长廊,学习该旅烈士田志强参战前向党组织递交的一份入党申请书。面对生死战场,年仅19岁的田志强无所畏惧,毅然抱定了“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一切战斗任务”的决心。
当前,个别党员面对成长进步、晋升任职等个人利益时患得患失,一旦未能如愿就出现消极态度。该旅党委常委苏新波以这份入党申请书为教材,为广大党员送去一堂涤荡灵魂的授课,引导他们在学习党史军史的过程中补足精神之钙,提纯党性觉悟,坚决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党叫去哪就去哪。下面是这堂党课的主要内容摘登。
授课实录
同志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入党时的初心?你们是否做到了在申请入党时所作的承诺,将笔尖誓言化作拳拳赤诚?在我旅旅史长廊,陈列着一份已经泛黄的入党申请书。通过它,我们可以与田志强烈士实现跨越时空的相逢,从字里行间感受他当时的激动与坚定。今天的授课,就从这份入党申请书说起。
“决心在这次去边境作战中,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以英雄为榜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请党组织在战斗中考验我吧”……和大家一样,都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为什么田志强烈士为了完成侦察任务、为关键战斗提供情报,能够誓死坚守阵地,哪怕献出生命?我想,读完这份入党申请书就会找到答案:因为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英雄浩气存千古,擎旗自有后来人。田志强用年轻宝贵的生命兑现了铮铮誓言,他英勇牺牲后被追认为党员,党员的荣光在他的身上熠熠生辉。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该如何在投身强国强军伟大实践中擦亮党员名片?
前期我们调查了解大家对荣誉的认识,个别党员觉得荣誉属于少数能力拔尖者,或者执行重大任务才有机会争取,自己岗位平凡,很难得到。其实不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把工作完成好、任务执行好、单位建设好,获得组织的信任与认可,赢得官兵的信赖与口碑,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成为一名合格党员,也是一种崇高的荣誉。
回眸百年党史,有太多功勋卓著但深藏功名的革命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被误认为是烈士写入《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中的李玉安,先后数次荣立战功,在战场上身负重伤,辗转回国后,复员当了一名普通粮库工人直到退休,40多年从不透露自己的英雄事迹。类似这样的党员典型多如繁星。得失面前,我们要向这些英雄前辈学习,多想想“过去组织如何培养我、今天我该为组织做什么”,把得失看得淡一些,把责任看得重一些,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做一名合格过硬的党员。
党章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我想,这里的“先”是“敢为人先”的“先”,“锋”是“登锋履刃”的“锋”。
合格党员体现在面对艰巨任务时“先行”的觉悟上。先行意味着风险,坚定的信仰赋予了党员扛旗先行、领路开拓的责任与力量。1950年,党中央决定由时任18军军长的张国华率军进驻西藏,张国华当即表态:“一切听从党安排。”就这样,张国华带队从川西出发,踏上西进征途。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跋涉,进藏部队到达边防要地。张国华进藏17年,身患多种高原病,倒在工作岗位时还不满58岁。西藏条件艰苦人尽皆知,有的人在享受革命的胜利果实,不愿意去那片不毛之地吃苦受罪。可对一名合格党员来说,党性无须准备,服从不讲条件。党一声召唤,没有翻不过的高山、完不成的任务。现在,我们可能暂时还没机会去履行背炸药包的党员“特权”,但是不能放弃党员先行的“特权”,那是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必须传承发扬的传家宝。
做思想永不“卷刃”的合格党员还要拥有过硬素质,在强军征程中领跑。2019年,旅队参加陆军组织的比武,取得了两项第一、总评第二的好成绩,旅党委为成绩优异的同志请功,13名同志全部是党员,官兵心服口服。对这些冲锋在强军征程、行进在打赢前列的党员们来说,荣誉是激励肯定而不是炫耀的资本,是前行的动力而不是驻足的借口,是实现强军途中的调整点而非休息点。
默默奉献同样会让党员身份闪烁出耀眼光芒。各单位都会有些党员一心一意干工作,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甘当铺路石成人梯。比如一营的两名主官,搭班子3年多,兢兢业业,成绩突出,营队荣获全军奖项45项,7人受到陆军表彰,先后被战区陆军表彰为备战打仗先进单位、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荣誉在身,两人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对于这些党员,组织有公论、群众有口碑。去年底,旅党委为他们同时申报二等功。作为一名党员,要踏实肯干、勤奋敬业,我们也要相信组织,牢记组织的培养,立功受奖,增一分感激;无功无奖,少一分埋怨。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到“老党员”“老同志”,这个“老”字,指的不是年龄,而是经验多、水平高、作风硬,能够做到立身为旗。2020年9月,执行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任务,准备时间短、训练强度大、标准要求高。当时,部队部署分散工作交织、任务量大幅增加、训练保障难度加大。作为任务指挥员,受领任务后,我心里有些没底。但党员骨干们闻战则喜,参加过任务的党员骨干主动请战、人人递军令状,老党员站排头、当教练、搞保障、抓管理,“标准无上限”“追求无止境”,圆满完成了仪式任务,展现出合格党员的好样子。
同志们,作为新时代强军兴军征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奋斗者,我们是幸运的。在这场伟大征程中,我们追求荣誉、崇尚荣誉,更要认清荣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把职责使命举过头顶,把组织培养铭记于心,把入党初心付诸于行,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陈玉博整理)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